發布時間:2025-11-03 20:31 信息來源:懷化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思想碰撞生火花 互通互融強動能
——懷化企業經驗交流暨產融合作對接側記
懷化日報全媒體記者 諶孫存 通訊員 高孝英
金秋的五溪大地,產業興旺,動能涌動。
企業是經濟運行的主體,是市場經濟活動的能動的經濟有機體。10月20日,一群由懷化企業代表、金融機構代表和工信系統相關人員組成的隊伍,開展企業經驗交流暨產融合作對接活動。
此次活動由懷化市企業聯合會與企業家協會(“市企兩會”)組織,參與交流人員下企業、進車間,仔細觀摩、真誠座談,充分交流經驗和信息,千方百計為企業發展輸入新動能。
交流中,大家相互借鑒,互通有無,像一束光簇擁著另一束光,努力照亮懷化經濟的天空。

(交流人員從沅陵酒業車間走過。懷化日報全媒體記者 諶孫存 攝)
“千錘百煉”,工業文化激勵企業奔跑
在位于沅陵縣的湖南辰州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大家為“千錘百煉,辰州金典”的企業工業文化所感動。
該公司具有140多年的黃金開采歷史,形成了“淳樸熱情、吃苦耐勞、開放包容、革故鼎新”的獨特企業文化,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企業精神,奮力打造國內一流礦業公司。
“這是經歷了千錘百煉的老字號企業了,寶貴的經驗和精神值得我們學習?!贝蠹壹娂姼锌?。
天馬隆旭印務公司董事長歐陽旭對此深有體會,他的公司在幾十年來的激烈的競爭中,劈波斬浪,克服各種困難,現在已成為印刷行業翹楚,是中國教育裝備行業協會會員單位、國家出版物印刷企業。
“不管風吹浪打,不變的初心是我們企業向前奔跑的堅定信念?!睔W陽旭坦言。
當前,企業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風險挑戰,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國內經濟回升向好基礎仍需加力鞏固。從日前公布的前三季度經濟數據來看,表現出了強大的韌性和活力。

(觀摩辰州礦業智能選礦廠。懷化日報全媒體記者 諶孫存攝)
尤其是高端化和智能化,大幅提升了企業競爭力。10月12日,CCTV-2《天下財經》推出《智造中國 向新而行| 湖南懷化:點石成金 傳統礦山提“智”增效》報道,聚焦辰州礦業如何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中跑出智能化加速度。
報道稱,面對金、銻、鎢共生礦石,辰州礦業成功研發“重選+浮選+冶煉”聯合工藝,使三種金屬的綜合回收率均超過90%,破解了元素分離難題,極大提升了資源經濟價值。
從原礦石到黃金飾品,經過智能選礦與冶煉等多道工序,礦產資源真正實現了“點石成金”。
在辰州礦業選礦廠自動化中控室,交流人員看到,工作人員鼠標輕點,廠里各生產流程一目了然。據悉,以前1500噸規模的選礦廠需要300至400人,現在僅需100多人,主要設備和工藝控制全通過遠程自動控制完成。
因地制宜,從一方水土找資源
湖南沅陵大曲酒業有限公司是一家股份制民營企業,湖南老字號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湖南省農業產業龍頭企業、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企業,現擁有集制曲、釀造、貯存、包裝、現代物流、酒旅體驗、生態農業于一體的綜合產業鏈。
來到該公司,交流人員參觀了生產車間,觀摩了系列產品和企業文化。

(參觀沅陵醬酒包裝車間。懷化日報全媒體記者 諶孫存攝)
“抓住地處神奇北緯28度黃金釀酒坐標、好山好水及非常適宜釀酒微生物菌群的生長繁殖等有利條件,沅陵酒業因地制宜,不斷壯大產業鏈的發展思路值得我們好好學習?!?/p>
大家一邊觀摩一邊交流,企業發展思想不斷碰撞,經驗相互交匯。
懷仁大健康產業集團作為扎根湖湘大地二十余載的健康產業領軍企業,始終秉持"普懷仁愛、康民濟世"的企業使命,利用懷化良好的生態優勢和黃精等中藥材資源,投資建設懷仁五調康養園,融合了傳統中醫"五調"養生智慧與現代康養科技,打造了集"醫、養、康、護、研、學、旅"七位一體的高端康養服務體系,建設成武陵山片區規模最大的康養綜合體,打造以中國式大中醫五調康養為特色的新型智慧康養目的地。
該公司運營總監劉克數說,“做企業就是要找準發力點,準確定位,懷化有很多優質資源,前景廣闊,值得大家開發利用?!?/p>
多年來,靖州“咬定青山不放松”,大力發展茯苓產業,全產業鏈布局構建起強大競爭力,菌種銷量占全國80%,鮮、干茯苓交易量占全國70%,出口量占全國三分之二。
今年2月,靖州茯苓與貴州茅臺、景德鎮陶瓷同時進入首批中國消費名品名單。
此次交流活動,靖州來了3家茯苓產業領域的企業。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茯苓專業協會副會長石利珍介紹,茯苓是該縣的特產,歷史悠久,尤其是從20世紀60年代起,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已成為全國最大的茯苓集散地、加工及出口基地。
她進一步介紹,按照集群發展思路,茯苓科技產業園吸引了修正藥業、補天藥業等71家中醫藥企業、茯苓加工戶800多戶入駐,茯苓深加工產業集群獲評“湖南省中小工業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參加交流的企業代表們意識到,懷化地域寬廣,資源豐富,因地制宜,從一方水土找資源,做好“土味”特色文章,是打造產品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產融合作,構建良好產業生態
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在交流中,大家進一步認識到產融合作的重要性。
在當天的座談交流中,中國人民銀行懷化分行、中國農業銀行懷化分行、中國建設銀行懷化分行等金融機構相關負責人對面向企業的金融政策進行了解讀。
中國建設銀行懷化分行行長劉志卓首先對自己提出了建議:“要加大對企業的調研力度,多了解企業所需、企業所急、企業所想。”他表示,該行將不斷優化融資服務,以金融“活水”澆灌懷化企業。

(政、銀、企代表集中座談。懷化日報全媒體記者 諶孫存攝)
近年來,懷化推進“產業+金融+科技”深度融合,正爭創全國產融合作示范高地。
中南橋梁以專利產品獲得1000萬元純專利貸款是一個典型實例。“這個金融產品既盤活了知識產權資產,又快速解決了公司生產經營資金需求。”在交流中,中南橋梁相關負責人對懷化的系列產融合作政策大加贊賞,希望更多的企業能夠享受到優質服務。
當前,我市充分用好國家鼓勵產融合作試點城市探索創新金融產品惠及企業政策,穩步推進“箱包貸”“茯苓貸”等產業特色貸,開發訂單貸、信易貸、銀稅互動貸、電e貸、冷鏈e貸、科創貸、知識產權貸、技改專項貸、專精特新貸等多款金融產品,實現融資模式、金融產品創新。
“近年來,懷化‘市企兩會’積極搭建企企對接、銀企對接、政企協調平臺,促進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產品互供、互研互學,共謀發展,得到了廣大會員的認可和支持,凝聚力不斷增強。”懷化市工信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肖明表示。
肖明認為,此次交流活動干貨滿滿——回首過往,激情歲月成就懷化經濟發展新引擎;共話當前,聯誼交流打造協作聯動新空間;展望未來,產融合作注入創新提質新動能。
觀摩交流中,看似走走停停,實則收獲頗多。大家表示,今后將加強企業、金融、科技、政府之間的溝通,構建良好的產業發展生態圖景。
(稿件來源:掌上懷化)